推广 热搜:

2020年高考考试作文标题方法—从战“疫”报道好标题看修辞手法的运用

   日期:2024-08-04     来源:www.huyonger.com    浏览:484    
文章简介:文章要得好  标题先要妙 ——从战“疫”报道好标题看修辞手法的运用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假如说写文章是“画龙”,那样拟标题就是“点睛”。

文章要得好  标题先要妙

——从战“疫”报道好标题看修辞手法的运用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假如说写文章是“画龙”,那样拟标题就是“点睛”。标题若拟制精当,则能使文章神采奕奕、引人入胜,让人读来不只耳目一新、兴趣盎然,而且会产生“好题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之感。不然,则会使文章失去神气,叫人读来索然无味,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也使得文章的成效大优惠扣。

   最近各大媒体的战“疫”报道中,有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标题。这类标题巧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对偶和引用,这种运用修辞手法拟标题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1.比 喻

比喻,也叫打比方,就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具体事物,借以说明或描写某些抽象的、生疏的事理,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强感染力。

例1:《抗疫不可以简单“抄作业”,需要做好“车花功” 》

例2:《医疗界“四大天团”集结完毕!》

例3:《 “小巷总理”战“疫”记》

例4:《疫情中的“摆渡人”》

例5:《抗击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例6:《在一线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

例7:《抗击疫情战场上,盛开着一朵漂亮的格桑花》

例8:《火神山医院工地的“女强人”们》

 

2.借 代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有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办法。适合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愈加形象突出、特征鲜明、文笔精炼、贴切生动,进而达到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的目的。

例1:《“胡辣汤”对“热干面”的情意》

例2:《“火神”战“瘟神”》

例3:《“黑科技”守护“白大褂”》

例4:《看,那些冲锋在前的白衣“95后”》

例5:《“九零后”,好样的!》

例6:《凌晨四点的武汉,也有不少“科比”》

 

 

 

3.拟 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拥有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备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使语句愈加生动、形象、具体,更能贴切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事物看上去更鲜活更具体。

例1:《不要让谣言跑在科学前面》

例2:《白菜致口罩的一封信》

例3:《武汉莫慌,大家等你》

例4:《武汉,别怕》

 

4.对 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具备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的特征,看着整齐显眼,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例1:《很之时,果断之举》

例2:《病毒需要隔离,人心不可以疏离》

例3:《硬核战队星夜集结,精锐之师驰援黄石》

例4:《守好一个门,守护一座城》

例5:《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例6:《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可以无》

例7:《群众在家下订单,干部代购当跑腿》

 

5.排 比

排比是指以内容密切有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以上并列词句,表达同一性质、同一范围的内容,以达到集中说理、尽情状物、充分抒情的目的,从而能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1:《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

例2:《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例3:《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手段》

 

6.对 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一样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以便于增强表达成效,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例1:《最远的你,是我近期的爱》

例2:《答好“小口罩”的“大答题”》

例3:《宁愿防其大,不可疏其小》

例4:《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可以无》

例5:《背影无声,人间有情》

 

7.引 用

引用,即撷取稿件中主要人物最有特征或亮点的某句话来作为标题的写作办法。用报道主人公的话做标题具备真情实感,因而更有人情味儿,读起来也会感到非常亲切,能使报道内容愈加真实客观,更具备感染力。

例1:《“往前冲,这是我的天职”》

例2:《“我不是英雄,但绝不当逃兵!”》

例3:《“怎么说代购,大家直接捐!”》

例4:《面对病毒,我需要跑得更快!》

例5:《“守在病人身边,我才感觉踏实!》

例6:《“最危险的时刻,大家上”》

 

8.化 用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指将别人作品中的句或段,通过艺术手法加工拆解,依据表达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灵活运用,使之转换成我们的语言,以使文字愈加出彩。

例1:《风雪战疫人》(化用唐诗名句“风雪夜归人”)

例2:《以“很之举”应付“很之疫”》(化用名句“盖有很之功,必待很之人”)

例3:《待到战“疫”告捷时,共赏樱花之烂漫》(化用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例4:《白色的他们用黑色的双眼寻觅光亮》(化用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双眼我却用它探寻光明”)

 

9.双 关

双关是指借助词的多义及同音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1:《同江同湖,“湘”当可靠——湖南援鄂医疗队在黄冈的抗“疫”故事》

例2:《复工复产“建”行动——中建集团全力确保在京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例3:《援鄂医疗“编外战士”们:孤胆但不孤单》

例4:《防疫也要防“抑”!》

例5:《以很之“役”决战很之“疫”》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