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掌握说话以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态语言,它包含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变化。科学家们曾饶有兴致地研究过数千名婴儿,发现这类变化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具备心理活动的意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研究婴儿心理学的斯克佛教授所著的《婴儿面部表情与心理活动》一书中,剖析了婴儿的面部表情语言,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
6个月时,婴儿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需要搂抱,亲热,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则转头将脸避开,表示不愿与陌生人交往。
7-8个月时,婴儿会以拍手和笑脸表示开心,在爸爸妈妈教会下会以点头表示谢谢,对不喜欢吃的食物避开,并以摇头表示拒绝。
9-10个月时,婴儿会用小手指向去什么地方,或用小手拍拍头,表示要戴帽子带他出去。
11-12个月时,婴儿除去以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示体语外,还会伴以各种声音,譬如嘟嘟声(表示汽车),嘎嘎声(表示小鸭),与用简单的单词音来表示我们的意愿。
总之,在孩子1岁之内,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是通过婴儿的体态语言向爸爸妈妈传递的,而每一个婴儿的传递办法也各有不同,爸爸妈妈应细心察看婴儿的体态语言,知道其心理需要,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